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學生爭普選校長 宜先根治「校政冷感」

2009/11/02 08:46:32 網誌分類: 生活
02 Nov
        早前中大和浸大先後公佈唯一校長候選人和候任校長,成為院校中人熱話。袁效仁留意到,院校中人對兩名候選人並無太多意見,但許多人認為遴選過程中,師生參與不足,以及只有一名候選人,至於兩所大學的學生會,更要求校方改善遴選過程,例如安排多名候選人到校內諮詢、延長諮詢和校董會決定任命兩者之間的冷靜期等。

        學生代表指,無論中大和浸大的遴選機制,學生都是到校方公佈時,才獲悉唯一候選人資料,期間只能在一聚焦小組提供「理想中的校長」一類的建議,覺得遴選過程封閉,並指外地不少大學都是公開遴選校長,認為校方最低限度應安排多名候選人與學生見面,再交校董會考慮。

        不過有院校友好同袁效仁講,過往城大曾作出新嘗試,安排兩名候選人接受校內師生諮詢,豈料諮詢期間不少師生的提問十分尖銳,而二人飽受不少「暗箭」攻擊,令校內分裂,終令二人不幸「雙雙墮馬」,令城大需要重新啟動遴選機制,故此其他院校都以史為鑑,令院校只向師生和校董會推薦一名校長候選人。

        對於普選校長,袁效仁聽聞,浸大候任校長陳新滋與學生會面時透露,他在台灣的大學執教期間,曾協助校長候選人助選,至於日本則由教員一人一票選出校長,但無論當選者或落選者,均會因競選而互生嫌隙,令學校出現分裂,而且結黨十分嚴重,未必可行。

        儘管遴選過程受批評,但袁效仁覺得兩所大學在遴選過程中仍有可取之處,例如兩校均有舉辦聚焦小組收集意見,根據意見遴選校長,另外浸大今次亦成立網頁並不時更新遴選進度,而中大校董會通過沈祖堯成為唯一候選人後,亦安排三星期「冷靜期」供校內討論和諮詢。

        普遍表現難予信心

        今次遴選校長的兩所大學,學生均要求能加入遴選,從多名候選人中選出學校未來的領導者,但袁效仁留意到,現時許多大學生對校政漠不關心,甚至在公布候任校長當日,仍有學生表示不知道現任校長是誰,更遑論校長候選人了。

        若大學生要爭取在校長遴選的參與,必須顯示他們能慎思明辨、關心校政等成熟的一面,方能給予校方更大信心,日後才有望逐步增加學生參與校長遴選。

        袁效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