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ock
mattock
mattock

買銀行股隨時輸間廠

2012/08/07 08:10:46 網誌分類: 經濟
07 Aug
貸評山下:買銀行股隨時輸間廠

金融海嘯直到現在,全球銀行的股價仍然不振。美國方面, Citigroup仍然比高位跌了90%, BOA跌了80%,高盛跌了50%,就算是 JP Morgan,也只能打成平手;歐洲的情況當然更慘, RBS跌了差不多99%, SocGen不見了80%, Deutsche Bank蒸發了三分之二, BNP和 Barclays跌超過一半。
相比之下,滙控(005)跌得比較少,因為有香港為主的亞太業務撐場。

企業倒閉 貸款或輸光上半年的業績出來,特別是歐洲方面,仍然沒有太大的喜訊:最差的是醜聞纏身的 Barclays,盈利同比跌77%; Deutsche Bank同比跌40%, SocGen跌26%等(相比之下,滙控 Outperforms,主要是受亞太盈利推動下,抵銷了在美國涉嫌洗黑錢及英國不當銷售,高達20億美元的撥備)。
當然,歐洲和美國的銀行問題叢生,某程度上,是一件舊聞,雖然仍然有很多人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不過,筆者相信,香港人更關心的是,內地的四大銀行,會否重蹈歐美大銀行的覆轍,損失一半甚至是九成(現在工行(1398)比起近年高位跌三分之一)!
以前,有所謂「聖誕鐘,買滙豐」,彷彿銀行股是「穩賺」的投資。為甚麼以前「穩賺」的投資,變成了「穩賠」呢?
筆者認為,銀行股有兩個特徵,是投資者經歷過金融海嘯後,要特別留意。
第一個特徵是,買銀行股就如 Sell a Put Option(賣出認沽期權)。
銀行的本業是貸款給企業,企業不倒閉,銀行就賺貸款利息,不過沒有 Upside,但如果企業倒閉,銀行就會輸貸款的本金;正如, Sell Put Options一樣,贏就贏了 Premium,但是卻有機會輸光。
其實,貸款的 Payoff,和期權類似,是用了 Merton Model的信貸結構理論,原創人 Robert Merton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
既然銀行的資產是以貸款為主,買銀行股,簡單來說,就變相是「贏就贏粒糖( Premium或利息),輸就輸間廠(本金)」。因為銀行股所派的高股息,就類似是期權的 Premium。
波動牛皮市締投資良機我們都知道,不論是 ELN或是 Accumulators,投資的本質就是 Sell Put Options,所以,誇張點講,買銀行股,和買 Accumulators性質竟然有點相近(這個是類比,要說明一些道理,不是說是 Identical)!
就內銀來說,筆者說過,利率市場化所帶來的影響是小事,潛在壞賬和撥備才是大事,因為前者是 Premium的高低(糖),後者是本金的存活(廠)。
從期權這個類比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問甚麼是買 ELN/Accumulators,或是 Sell Put的時候和情況呢?
答案就是當波動性很大時,因為 Premium就會提高;不一定是大牛市(因為沒有 Upside),但肯定要避免是災難性的時候(因為有可能輸光);換句話說,就是波動的牛皮市。
把 這個類比套在銀行股上,我們可以得出甚麼結論呢? Premium等於股息,以內銀為例,就算內地經濟「牛皮」,但只要投資者認為災難性的機會率(即是內地出現包括動亂的系統性風險)較低,買內銀股不一定 是錯,正如投資 ELN/Accumulators也有合適的時機一樣。
篇幅所限,有機會再談第二個特徵,就是高槓桿。

黃元山
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二刊出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最新回應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4/12/27

 祝聖誕快樂,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mattock
mattock 2014/09/09

相信大家都應明白香港樓市狂漲的原因! {#201208122141403705_600w.gif}

mattock
mattock 2014/09/09
【林奮強訪問】剛性需求強 「樓價冇得跌」

對於本港樓市前景,智庫組織「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接受雜誌專訪時,更是大力唱好,大膽預期樓價不會跌,主要是住宅剛性需求仍強勁。

他表示:「現在樓市已沒有投資者,更沒有海外投資者,只有首次置業人士,樓市仍在升,即是說住宅的剛性需求好勁。」

另一方面,林奮強指出,香港經濟呈結構性增長。過去4年,當佔全世界GDP逾6成國家的經濟紛紛向下走時,期間香港經濟卻經歷結構性增長。

息口走勢方面,林奮強表示:「我看不到全世界10、20年後,息口跟現在相差好遠,我相信會跟現在差不多,其實你看10年債券息率,已告訴你無息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40908/52878682

mattock
mattock 2014/08/24

金龍兄晚安,謝謝到訪,很明顯今次的狂升是"政府放寬了雙倍印花稅的換樓期 限"而起,到底正苦玩把戲,或正苦被玩,最後香港窮人是大輸家。

始終都是689害死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