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
梁家權
梁家權

哪處來的大閘蟹可安心

2012/10/20 08:41:23 網誌分類: 生活
20 Oct
        多年來,大閘蟹價有升無跌,最慘是每一次總不能只吃一兩隻,愈吃愈肉赤,那些年秋風起的日子都很大掙扎,吃少幾隻好了。但近年愈來愈覺得即使不吃也無所謂,而且不會覺得可惜。一隻眼仔碌碌飽滿的大閘蟹,我不管牠是來自哪個湖,我只關心牠吃甚麼東西長大呢?牠代我吃了多少激素?

        幾年前入口商推出標籤制,每隻蟹都有一個雷射標籤,有一串代碼可讓客人隨時打電話追查蟹的來歷,但中國之大無奇不有,標籤真的信得過?精印一個標籤有何難?千年信心一旦失去,挽回便很難了!

        去年我只吃了二十多隻,其中十多隻是應一本飲食雜誌之邀試食評分,每隻只嚐點膏和吃一兩隻蟹爪,真正仔細品嚐的是來自太湖和安徽牧牛湖的五、六両蟹。今年,第一隻吃的是牧牛湖蟹公和蟹乸,蟹膏味道比聲稱來自陽澄湖的稍淡,入口商也承認這點,他們說因為沒有添加古靈精怪的東西催谷,所以味道不夠搶。說實話,我寧願淡一點。

        路過跑馬地成和道,有一個易拉架撐在路旁,宣傳的是大閘蟹。最引人注目的一句:「歐洲入口正宗野生大閘蟹」,以為旁邊那家賣涼茶的店有得賣,別笑我在涼茶舖搵大閘蟹,今年大閘蟹大豐收,來貨價超低,睇怕遲早報紙檔也搬一籮來賣。

        店子其實在奕蔭街,賣來自荷蘭的大閘蟹。據說早年大閘蟹被人帶上貨船食用,卻無端流落異地,散落在歐洲和北美的河道,大閘蟹繁殖力強,在歐美較清潔的湖泊落地生根,數量愈來愈多造成蟹患,當地人去之而後快,中國人醒目識食,人棄我取,香港和內地怕死的蟹癡有口福了。

        梁家權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