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教院生勤練英文 IELTS獲八分

2013/01/28 08:40:57 網誌分類: 生活
28 Jan
        英語是世界上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然而不少香港學生對學好英語感到困難。袁效仁知道,香港教育學院語文研究(榮譽)文學士三年級生陳思穎,經過多年來在英語上的刻苦學習,最近在享譽國際的「雅思英語測試」(IELTS)中取得平均八分的佳績(滿分為九分)。本報記者

        袁效仁同思穎傾過,知道她小時候的家境不富裕,未能負擔出國升學的學費。面對身邊不少的同學於初中前往外國讀書,思穎坦言,當時內心不是味兒,「很想向家人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出國讀書。雖然最終沒有成事,卻激發學好英語的決心。」

        赴英實習突飛猛進

        聽思穎講,她學英語的方法與一般同學無異,都是聆聽英文歌曲和欣賞英語電影來匡正口音,「初中會上網聽加拿大籍唱作歌手AvrilLavigne的歌曲,會嘗試跟着音樂唱歌,有空時又會看英語電影,任何類型的電影都會看。」她笑稱,初時的確不太理解歌詞和電影對白的內容,尤其是看電影時會邊聽對白,邊看中文字幕。此外,她又經常閱讀英文報章和書籍,以增強詞彙能力,而在不知不覺間她對英語的興趣日益濃厚。

        戲劇唱歌提升學趣

        為進一步提升英語運用的技巧,思穎於前年暑假獲教院安排,前往倫敦一所非政府組織擔任實習生,負責市務工作,「很多同事是英國華僑,從他們與當地人的電話對答中,知道英語口語與上堂所學的截然不同,非常生活化。」她又表示,實習期間曾抽空參觀英國皇家天文台(見圖),又與當地的超市收銀員以英語聊天,令其英語能力突飛猛進。

        今年畢業的思穎說,計劃成為教師或紀律部隊人員。曾擔任兼職英語導師的她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太側重考試,不少家長只求子女考取高分,不斷為子女準備大量練習,「這樣做會令他們對英語及英國文化失去興趣,因而很難再學得好。」

        她建議,中小學可嘗試為學生提供有趣的學習方法,如參與戲劇表演、唱歌、故事角色扮演等,讓他們將所學發揮出來。

        袁效仁認為,學習語言並無捷徑,需要經過長年累月的付出,但同學不妨多留意身邊的事物,並加以利用,進一步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袁效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