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浸大生廣西義教 冀建小學

2013/05/06 10:43:04 網誌分類: 生活
06 May
        內地經濟近年不斷起飛,但貧富懸殊問題依然嚴重。袁效仁知道,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舊生會轄下的「中研希望小學」關注小組,早前一行十一人,包括中研的舊生和學生,前往廣西玉林市容縣,進行為期四天的義務教學及考察危校,親力親為了解內地山區教育情況(見圖)。

        拉近新舊生距離

        袁效仁同關注小組主席兼今次旅行的團長李嘉強傾過,兩年前才於浸大畢業的他,本身主修中國研究經濟專業。他表示,校內的中國研究學會多是舉辦聯誼和學術交流活動,學生未必能從中了解內地的教育情況,「我們希望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內地服務工作,長遠選出一個具切實需要的地方,籌款興建一所小學,期望明年中前能做到,目前仍在探討興建的模式。」

        李嘉強指,中研的課程設有四個專業,包括經濟、地理、歷史和社會學,但沒有一科有關中國的教育,「其實中國的發展並非很全面,貧富懸殊的情況依然嚴重,偏遠地區更有不少危樓。」他認為,今次的行程除了為學生帶來考察的機會,亦為舊生與學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網絡,拉近彼此的關係。

        參與考察的浸大中國研究社會專業一年級生王湘而,同袁效仁分享這四天的見聞。聽湘而講,他們在義教和交流之餘,更首試下田插秧、包餃子和一嚐當地農家菜,感覺相當有趣。曾於中學義教的她,笑言相比過去的經驗,今次負責教小朋友美術的難度不高,「最初在預備物資時,擔心過他們的反應,後來發現他們非常有心機完成作品,自己有很大的成功感。」

        初嚐下田插秧

        湘而認為,今次的活動富有意義,希望將來在系內會有更多同學與她一起付出,為內地貧困地區的學童出一分力。「當地的學生眼見我們是大學生,不時問該如何努力讀書才能上大學,我們頓時感到有點慚愧。」

        袁效仁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通過親身的體驗,大學生能更深切了解內地貧苦地區的需要。期望關注小組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最終能實現興建小學的夢想,讓有需要的學童早日享受教育的權利。

        袁效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