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啟航.前路迷茫

2013/07/13 17:19:39 網誌分類: 文化
13 Jul

{#20130710_175856.jpg}

*朋友們與友人父親動畫像合照。

    2013710日,插畫師友人譚美邀請我參加《世紀動畫廣告巡禮》開幕式及座談會。該活動由盧子英策展,屬於港府「創意香港」辦公室主辦之《動漫啟航2013》一系列活動之一。「動漫啟航」四字,象徵了香港政府在社會不穩定、年青人失業失學率上升、產業發展除地產及服務業以外別無出路之下,看見日美動漫潮流成為高產值產業,終於放棄視動漫為次文化,企圖把動漫文化以「創意」二字包裝,打造成香港一項新產業。

    然而,日本自戰後六十年代便已開始建立的動漫產業,累積技術、經驗、關係、理論和人才五十年以上,又豈是香港一個小城市隨隨便便可以模仿。即使是韓國,也不敢與日本硬併,把其文化工業策略定為以網絡遊戲為優先發展項目。網絡遊戲的發展,日本雖然有文化優勢,但論技術成熟,日韓兩地距離不遠,這策略顯出了韓國人的睿智。今日,我女兒天天玩,玩得經常給媽咪責備的遊戲《跑ONLINE》,原名Talesrunner童話跑者,即為韓國傑出網遊產品,不但連續經營七年也沒被淘汰,反而愈做愈好,實在是網遊產品的奇蹟。反觀日本網絡遊戲,即使曾讓我醉心好幾年的《魔力寶貝》,大約流行了三四年便告結束,後來推出二代也無法挽回營業額。至於其他日本網絡遊戲,我想不出有哪個可以經營達五年而仍然屹立不倒。

    那麼,創意辦的打算又是如何呢?從《動漫啟航》的策劃,可清楚看到政府和業界手頭的文化資源是多麼的有限。

    首先,他們試圖找尋香港人自己的動漫歷史,並力圖拼除所有來自香港以外的動漫形象,做一個純粹屬於香港的Portfolio。就建立自身文藝傳統的目的來說,這一個做法非常正確。不過,其結果也令人悲觀,因為,他們能從歷史這個香港人曾經捨棄的垃圾箱找出來,可以堂而煌之放在博物館展覽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的豐富。

    就同屬《啟航》項目的《動漫基地》網頁刊出的香港動漫簡史中,就只有王澤的《老夫子》、李惠珍的《13點》、黃玉郎的《小流氓》、牛佬《古惑仔》、劉雲傑《感覺百分百》、馬榮成《中華英雄》和《風雲》、謝立文與麥嘉碧的《麥嘜》、利志達某些漫畫等等。數完了幾十年歷史,都不夠我收看日本單單一季推出的新番動畫那麼多。老夫子呢?其版權公司早就已經遷冊至台灣,說他屬於香港,已經有點牽強。

*江湖漫畫登堂入室,我中學時代美術老師告訴我六舊腹肌沒有美感。

    再者,非常諷刺的是,在這些芸芸漫畫和漫畫家之中,最受歡迎以及擁有最強讀者基礎的,是主流文教社會排斥了好幾十年的黑社會及江湖題材漫畫。今日是湊不夠數,所以連《古惑仔》都要升格為藝術?

    我自己呢?當然同意《古惑仔》屬於藝術,想想看就明白,中國四大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講的就是中國古代黑社會的反建制故事。為甚麼反建制故事是一種藝術?值得政策制定著思考,背後有理論基礎,另文討論。

    創意辦找到的另一種歷史文化資源,是香港廣告動畫。香港人動畫產業技術多年來孤軍作戰,沒有政策支援,業界的資源僅足以製作短短幾十秒動畫短片。所以,胡樹儒當年能拍完整套動畫《七彩老夫子》,實在非常本事。不過,除了《老夫子》、徐克的《小倩》和近年的《麥嘜》以外,香港純動畫作品也就幾乎數完了。如果創意辦想增加名單的長度,其實盡可把《風雲》加進去,因為《風雲》製作採用了大量動畫特效。在日本,特攝片如戰隊系列、幪面超人也可勉強算做動漫,亦屬於宅文化。

    由是,要為香港做一套歷史動畫Portfolio,創意辦決定由廣告裏去找,完成了《世紀動畫廣告巡禮》的展覽及座談會Project。該計劃由香港動畫製作人協會盧子英策展,展出了香港幾十年來一些廣告動畫原稿,介紹了一些動畫廣告老前輩,包括了友人已故的父親莊基先生、胡樹儒先生,還有仍然健在的寶德叔及John Sinarwi。展覽中,友人父親莊基先生的展品最多,有動畫製作概念小冊,有原畫,有分鏡劇本,也有友人憶述的父親故事展板。直到我參加了展覽,我才知友人父親創作了牛奶公司朱古力奶豬仔和牛仔,以及有趣的原子筆啄木鳥。香港政府沒有遠見,要是有,早十年廿年搞《動漫啟航》,莊基先生應可現身說法。

{#20130710_153046.jpg}

*太多朱古力味,牛奶味又唔爭氣!

    座談會當中,John、盧子英以及多位業界及學界人士,分享了他們自己經營廣告動畫的經驗和心得。動畫公司老闆Percy坦然過去他們的時代,是技術主導。能做動畫與不能做動畫,差別在於你有沒有器材,但今時今日器材軟件人人有,Technocrat時代已經過去,暗指動畫不再靠器材。一位年輕動畫導演則突破技術,展示了他為地產公司所做的AR(擴張現實)動畫,用動畫讓觀眾看到自己置身於樓盤之中,又在樓盤上空飛行,提供買樓人士一種親歷其境的動畫體驗,又說明了技術仍大有可為。這種Project絕對是香港動畫業界唯一可賺的正經錢。不過,AR的採用,迪士尼早就有了,還記得幻想園區的米奇3D動畫劇場?當唐老鴨打碎香檳,我們連香檳味道也嗅到了。採用了AR技術的手機Apps,也多不勝數,不信,在自己手機Google Play一下,輸入AR即可。再者,搞樓盤不是不好,但動漫是宅的文化,是屌絲的文化,他們買不起樓。我想,我們心目中的動漫,跟那位年輕動畫導演所說的動畫,有一個距離。然而,香港精神,錢字當頭,如果做樓盤動畫能殺出一條血路,香港人應該一窩蜂去做才是,用不着去管John提出的最後問題。

    座談會尾聲,是城市大學一位動漫老師分享心聲。他強烈指責香港政府把讀不好書的年輕人都鼓勵去參加創意工業。他的理由是,跟政府所想的相反,做動畫的人,不能不學無術,他們不能不讀書,而且需要非常廣泛的涉獵和閱讀。他說的很有道理,理由很簡單,動畫是藝術,正確的分析單位是文本,不是創意,文本是文化,而文化則博大精深,縱橫歷史與世界。如果創意這玩意兒真的存在,那麼它只存在於讀得書多,對世界有豐富認識的人的心裏。換言之,把讀書好的人都推到醫學系、法學系,創意工業投放多少公帑也是浪費。

{#20130710_150736.jpg}

*座談會嘉賓祝酒,讓動漫啟航。對寶德叔等前輩來說,這是遲來的支持。

    不過,讀者記得《進擊之巨人》的歷史嗎?有一場戰爭,是城中剩餘人口太多,所以國王發動奪還土地戰爭,目的不是真的消滅巨人和奪回土地,而是減少人口。希望政府推創意工業,不是這個立心就好。不過,既然政府推了,年青的動漫業朋友們,想做好這工作,請務必讀書。我建議是,從你接觸到的動漫遊戲題材讀起,如流行百萬阿瑟王,就讀英國阿瑟王歷史。今日維基百科很好,讀得了當中萬分之一,你已經是天才。

    座談會裏面,最有意思的一個問題,由身為印尼華僑的老行尊、許誠毅師父John提出。他問:「你要用動畫表現甚麼?你有好故事嗎?甚麼是創意?」

    做動畫,掌握技術是必要,但不足夠。理由很簡單,我已提過,動畫製作出來的東西,是文本。而文本的內容,屬於文化。在沒有文化土壤的地方,要做出光煇的動畫作品,有如要在沙漠中種出紫羅蘭一樣困難。在沙漠中能生存的,只有仙人掌一類的植物,它們能生存,因為具有抗性。在香港這文化沙漠中,創意辦找到了唯一的仙人掌──黑社會/江胡漫畫。這類作品之所以能成為沙漠中唯一的生機,因為它們具有對建制的抗性。

   John沒有給出答案,我恐怕他做了幾十年,自己也在問,甚麼動畫故事才能在香港植根,但也無法找到答案。

    他在會中,曾經提出做動畫必先了解觀眾的文化價值。這是他成功的原因。不了解這一點的人,無法搞文藝搞得成功。無線電視也是香港的文化仙人掌,因為無線的編導們,深知其觀眾主要不是年輕人,而是師奶,熟知師奶稟性。John憶述他跟友人討論香港人價值觀,討論甚麼東西可以引港人發笑,結果只得出兩種──鹹濕和撞板。如果香港觀眾的笑位僅此而已,我們就不難明白香港為甚麼沒有藝術和文化。

    當然,香港近年高速政治化,香港人的哭笑位已經提升。縱然我個人很不屑本土文化派的觀點,但我不得不承認,本土文化意識的興起,令香港的文化土壤開始濕潤起來。

    結束這部分文字之前,讓我先給出第一個最重要的文化藝術產業概念。文化產業=作者+文本+讀者群+資本+技術+商業環境+政策+評論+社會歷史環境。文化產業最少包含了以上九個方面。一般人只看到作者和文本,看不到第三項讀者群,因而誤判形勢。後面六項更甭說了,資本和技術只有業內人士知道,尾後四項我認為香港沒有甚麼人清楚知道其重要性。如果政府無法從全部九項去理解他們自己所構思的這個新興產業,那麼我相信政府辦上五十年也不能成功讓這個產業走上軌道。

*本文為CA Project部分內容。

 

回應 (2)
我要發表
彭彭
彭彭 2013/07/18 22:13:44 回覆

扇子:係有班人不學無術,以偽術支持自己的偏見在先。偶支持你QQ indy

立 冬
立 冬 2013/07/13 20:08:51 回覆

我睇得最多的應該是老夫子了。+1

user

最新回應

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

現時香港情況,正是全面學習中國文革時期的惡行,口口聲聲要民主,其實係自我民主,不需守法,大話連篇,候德健說得不錯: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事實是不足夠?

泛民也不是好東西,它是常用謊言手段的傢伙!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9/06/20

年青真是好 充滿活力

彭彭
彭彭 2019/06/19
@我係你舊生...

感謝同學... 等候下一個風和日麗的自由寫作時代來臨吧(完全不知何時)... 現在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