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全面成人化的孩童

2014/02/17 08:41:51 網誌分類: 生活
17 Feb
        「我儲夠錢買樓」,「我想四十歲退休」,出自一個年輕人之口或不出奇,但出於一對手執氣球絲帶的「天真」孩童,結尾還要來句:「敢想,未來才會更精采」,如此「敢想」,就未免太陳俗了。但這是我們的現實,起碼是廣告世界裏的現實。我也看過信用卡廣告用孩童作「碌卡」主角;兒童成了銀行、保險等成人行業的商品宣傳者(pitman),或者也是軟性行銷的一種策略。但如果廣告也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們社會的兒童,都過早被灌輸成人生套餐式的價值觀,提早成了集體社會的正常一員。是以那則「敢想」廣告,貌似夢想,看着卻不由心寒。

        用孩童作說客,政府宣傳片也很會這一套。如教人乘扶手梯時要企定定握實扶手,由孩童教回大人,說明當下「保母社會」的反轉再反轉。其他如戒煙廣告、防止腸病毒等,都出現孩童與家人互相勸導,或齊齊唸出公共衞生常識。現代孩童普遍十分醒目,這些或者都無可厚非。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那個「一切源於基本法」的廣告呀,也真是太不自然了。一個戴粗框黑眼鏡的男小學生站在黑板前,在教師未出現前,興沖沖地主持一場「基本法問答比賽」,搶答環節中同學踴躍舉手,琅琅上口回答標準答案,主持同學則回以「有智慧!」、「有水準!」、「有見地!」的肯定。基本法固然重要,但如此廣告情景也未免太「虛假」了。成年人作假算了,何苦要將假戲帶到兒童的集體課室,並以之為遊戲和獎賞?

        閒時在電視「公仔箱」廣告時段看到以上的「成人化孩童」,不由令我想起美國已故評論家尼爾.波茲曼(NeilPostman)的《童年的消逝》(TheDisappearanceofChildhood)一書,其中他說到當代社會進入電視紀元,漸次出現「孩童消逝」的現象──不是孩童的角色不見了,而是成人孩童化或孩童成人化,兩者的邊界變得愈發模糊;他考察了青少年文學、電視劇、電視廣告、電影等不同媒體,發現孩童和成人在當中的興趣、語言、服裝以至性慾都趨於一致。波茲曼提到電視廣告尤其表現得淋漓盡致,他一晚看電視,數了一下,共有九個不同產品利用兒童作推銷員,這些產品包括香腸、房地產、牙膏、保險、洗滌劑和連鎖餐館;廣告中的兒童與其說是與成人有別、有着不同想法、特徵的人,不如說是微縮版的成人(miniatureadults),對此書中有此一話:「也許這是因為兒童愈來愈多地獲准參與成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要把他們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方面──銷售(selling)中排除出來,顯得有些不合情理。」

        現在距離《童年的消逝》一書寫成又踏前了二十個年頭,生活更無孔不入地電子化媒體化,今天的兒童與其說是「獲准」參與成人生活,不如說是「被積極鼓勵」、「被迫」提早參與。君不見家中的父母和孩童都成了手機低頭族,都一樣懂得對着食物拍照;君不見文首廣告那「敢想」共同為孩童與成人所共享;君不見「請勿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成了社會共識,以扭曲作正常,孩童愈來愈矜貴,但「孩童」的固有觀念(天真、無邪、白紙一張、未被社會化等)卻愈發被集體驅逐,終至「嬰兒成人化」的一天,也許才算功德圓滿。

        文︰

        潘國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