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文青感 與陽剛味

2015/02/09 08:41:25 網誌分類: 生活
09 Feb
        上周說到香港流行曲整體陽剛味不比從前;在早前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一場「歌曲的力量」講座中,除朱耀偉教授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廖繼權亦提出一個相關論點,他比較台灣、香港、馬來西亞三地不同時期的抗爭歌,觀察出在早前「雨傘運動」中,抗爭歌曲青年化、偏純情、溫馨、rap歌沒有,粗暴、極端語言不見,跟台灣如政治饒舌歌手大支的粗獷便完全有別。從抗爭歌歷史來看,廖繼權認為,可視為一個變化或轉捩點。

        雨傘運動期間三個「佔領區」文化特色各異,但整體就現場特別是金鐘而言,的確是文藝感極強。運動現場也是一個流動的文化景觀盛宴,青年們引的是魯迅的話、北島的詩、《孤星淚》的詞,唱的是《海闊天空》、《Imagine》、《一起舉傘》等歌。有趣的是,與柔性為主的青年文藝感相反,朱耀偉教授提到,雨季運動期間建制唱/作的歌卻充滿陽剛氣,「撐警大聯盟主題曲」《香港生命》固然雄壯有理(但曲詞水準實在太差了),《無怨的信念》亦將社會蕩失的男子氣概「接收」了(張宇仁議員率先在立法會示範)。一場政治運動也是一場文化品味運動,抗爭者與建制派不僅持不同政治理念(如有的話),在文化品味上也壁壘分明,高下立見。也許在符號上,「高牆」、「警棍」、「國家機器」這些東西本就是剛性的,發揮性也自然有限。「草根」、「陽剛」本無罪,但在雨傘運動中,卻因與建制派性近而冒上污名。

        有論者或認為雨傘運動現場抗爭歌的種類不夠多元,林夕填詞的《一起舉傘》固然上乘但也太文質彬彬,另一首由周耀輝填詞的《撐着》也同樣是文縐縐的。但我以為,現場(尤其以金鐘主台而言)文藝創作或表演在品味上其實不用太「多元」,現在音樂、標語、裝置藝術等走文化高端,其實更有助於建立運動的正面形象,不僅是理性、愛與和平,且還是知書識禮又富內涵,為整場運動、香港年輕一代贏了不少分數。試想若「金毛」、Rap、Hip-hop、俚俗、惡搞、高登式的「佬」味大量滲入現場,運動的青年文藝感便不可能像現在那般鮮明。現在大家都看到,雨傘運動是香港青年的一場文藝復興。

        當然青年們選擇挪用甚麼文化藝術資源為他們發聲不僅是出於形象考慮,也該是跟他們的思想感受緊扣,由其文化習性使然。今時今日,在「新文青」年代,林夕的「新詩文學感」比許冠傑的「草根市井腔」始終具有更大的召喚力量。運動現場不妨在文化品味上有所對焦,不宜過雜。也不妨把一個地方看作一個「舞台場域」,金鐘是一個,旺角是一個,現場跟網絡上社交媒體又可各有不同。事實上,除着時間發展,網上媒體也出現高登式的「二次創作」如《獨自去鳩鳴》(改自劉德華的《獨自去偷歡》),以至粗口歌如《話你戇鳩怕你嬲》等,各自跟隨自己的屬性發展便好了。現場暫退,網上延續(但網上始終代替不了現場)。換言之,不是放棄「多元」,而是在運動現場上鎖定形象(文藝、斯文、理想、純情),但在跨媒體平台上盡量做到多元,以致各行其是,又百花齊放。

        潘國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