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茶餐廳危機

2015/04/13 10:11:31 網誌分類: 生活
13 Apr
        寫茶餐廳的文學作品,我讀過的有陳慧的〈旺發茶餐廳〉、孫述宇的〈茶餐廳〉、也斯收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的〈愛美麗在屯門〉、陳冠中收在《香港三部曲》的〈金都茶餐廳〉等。茶餐廳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區又有不同故事。陳慧筆下的旺發茶餐廳在旺角,寫來有幾分江湖味;孫述宇筆下的德記茶餐廳在油麻地,老闆故事耐人尋味;陳冠中的金都茶餐廳在尖沙咀;大抵論到市井混雜,在現實和文化想像中,油尖旺還是比較有趣的。

        茶餐廳的特色我們都知道,如果能形象化成「香港精神」,大概就是靈活處世風格,充滿市井智慧(folkwisdom);另外作為茶樓和西餐廳的中西雜交,有着獨有的混雜性或曰「半唐番」特色;茶餐廳一應俱全也可說是「通屬文化」(genericculture)的代表,當然也充滿草根和本土特色。由小說延伸至電影,歷來光影下的茶餐廳亦多捕捉以上特色,電影「麥兜」系列大玩茶餐廳快餐常餐特餐令人忍俊不禁;岸西的《月滿軒尼詩》多場戲以灣仔檀島來烘托本土情懷;杜琪峰《PTU》中差人在茶餐廳閣樓「打躉」講數又拍出另一種江湖冷調。試想想這些故事若搬到連鎖咖啡店是多麼錯置的事,其實也沒可能發生。大千世界,一個空間一個故事。

        但再寫茶餐廳,蛋撻菠蘿油絲襪奶茶已嫌說得太多,再說港人靈活多變彷彿老是複述老套的「獅子山精神」,本土情懷則未免帶點懷舊,有時也嫌熟透了。今時今日,「地產霸權」當道,連鎖店驅逐小店舖,「通屬文化」讓位於「品味文化」(tasteculture),再寫茶餐廳,也許便要轉轉筆調,往「茶餐廳危機」一章發展了。也斯的〈愛美麗在屯門〉和陳冠中的〈金都茶餐廳〉都不約而同寫到這一點。

        〈愛美麗在屯門〉背景大約發生在二○○一年(其中一個情節提及九一一事件),小說說到來自屯門的女子愛美麗到中環打工,在茶餐廳工作,但「好景不常,漸漸經濟不景,連茶餐廳也要裁員」,愛美麗遂回到新界西,終於在屯門井財街附近的茶餐廳找到新工作。去年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將也斯的《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搬上舞台,其中亦選入改編〈愛美麗在屯門〉;愛美麗在劇作中成了一個「八十分後跳脫女生」,演員做得非常出色,導演陳炳釗為文本注入大量歌舞元素,其中有他親自填詞的《茶餐廳之歌》:「愛美麗/唔係文華頂樓個種美麗/愛美麗/見證煙花過後繁華盛世……」

        「茶餐廳危機」,在陳冠中的〈金都茶餐廳〉又更上層樓。小說背景為二○○三年,茶餐廳挺得過沙士卻捱不過香港的高地價。小說的人物塑造、茶餐廳環境固然少不了陳冠中簽署式的「半唐番」、can-do精神,但更有趣是小說講述一群於茶餐廳認識的烏合之眾,展開了一輪「茶餐廳救亡運動」。金都茶餐廳最後何去何從未可知,小說最後寫到老闆娘考慮將「茶餐廳北上」,實情以外,彷彿亦帶有弦外之音。也許「茶餐廳連鎖化」、「茶餐廳北上」確是茶餐廳的命途之一,這幾年在國內不同城市遊走,亦常見「太興」、「翠華」身影,當然這是另一種茶餐廳文化,跟地道小店又自不同。當下劇場導演譚孔文正籌劃將陳冠中的《香港三部曲》搬上舞台,金都茶餐廳在劇場上將是何面目,我拭目以待。

        潘國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