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風
學府風
學府風

大學生舌戰本土意識 理大奪冠

2015/05/11 08:41:09 網誌分類: 生活
11 May
        從天星碼頭拆遷到光顧懷舊冰室,本土意識在社會漸漸浮現,不少人反思個人的身份認同。袁效仁最近出席了一個有關「本土意識提升有利社會發展」的大專辯論賽(見圖),看到總決賽隊伍理工大學和嶺南大學激辯,獲得「最佳辯論員」理大的譚潔瑩一矢中的,提到隨着本土意識漸趨強烈,社會不能忽視它對經濟和政治造成的影響,令袁效仁感同身受。

        辯論比賽由香港電台主辦,整個辯論決賽由輪流發言、觀眾發問和自由辯論三部份組成。袁效仁發現,兩支辯論隊的隊員在過程中詞鋒銳利,能有條不紊地舖陳個人觀點;屬於反方的理大對議題的界定更為清晰。嶺南大學的正方主辯一開始講,本土意識意味香港人不再視自己為過客,真正做到「家在香港」,並以景賢里和天星碼頭等例子說明港人重視本土回憶。

        反方對議題界定清晰

        話音剛落,理大主辯就不徐不疾地把焦點聚焦在「本土意識提升」的問題。袁效仁聽理大主辯講,本土意識提升到極端的層次可能會演變成本土抗爭,誠如部份激進人士提出的政治主張,加上這樣的本土意識或導致中港兩地互不相容,加劇兩地文化衝突。

        袁效仁知道,要在辯論佔上風就要懂得在對方的言論中尋找弱點。袁效仁觀乎嶺大辯論隊的表現,明白到他們只把「本土意識」一詞定義作對香港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並且表示「揮動龍獅旗」等行為不是主流想法,只獲少數人支持,因此不能以偏概全。

        以夫妻關係比喻作結

        不過,獲得「最佳辯論員」的理大譚潔瑩卻講,隨着本土意識漸趨強烈,社會不能忽視它對經濟和政治造成的影響。她以「反水貨客示威」為例,指出衝擊行為損害香港作為好客之都的形象,否定法治基石,而香港的經濟體系是外向型,講求跟鄰近地區建立合作關係,「不能失去理性,對人不對事。」

        理大辯論隊在總結時以夫妻關係為喻,說明本土意識不能過份膨脹。辯論隊員構思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總結,最終亦奪得冠軍。本土意識在香港引起極大迴響,社會大眾意見紛紜,但它誠然屬於香港當代議題。袁效仁覺得「真理是愈辯愈明」,大學生多參與辯論活動,組織深刻見解,定能培養以理服人的良好素養。

        袁效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Candy
Candy 2016/11/14

請問邊到可買到Ben Sir揀篤笑的入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