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城寨說故事的人

2015/06/15 08:41:18 網誌分類: 生活
15 Jun
        文化葫蘆今年舉辦「山下我城」,以黃大仙和九龍城兩區作主題,後者其中一個焦點,是已經消逝了二十二年(以一九九三年正式拆卸來說)的九龍城寨(正名為「九龍寨城」)。上周便到城寨社區會堂聽了兩場講座,一場由建築師李仲明講述兩區多個古蹟活化案例,一場則請來幾個昔日城寨街坊聚首,細說當年城寨生活點滴。孤陋寡聞的我還是在當日才知道原來城寨消失這麼多年,除了舊址變身成公園外,還有一個社區會堂坐落於黃大仙彩虹道與親仁街之間。

        城寨街坊的一些分享昔日在一些掌故、歷史書籍以至小說中讀過,但紙上文字,到底又不如過來人親身口述般生動和細緻。譬如說到城寨居民輪街喉取水,以往曾有所聞,但由城寨居民說出,才知在城寨種種生活問題中,原來以供水為最大難題。寨內古井早已作廢(大井位於大井街,兩個小井則位於他們俗稱的「師姑庵」之地),居民只好自行駁建街喉,從城外引入食水。從六歲至四十八歲居於城寨至清拆的劉錦朝先生憶述,六十年代「四日制水」最嚴峻之時,他每天要跑到老虎岩(今樂富)溪澗擔水回家,非常辛苦但又鍛煉了體魄。水、電供應都曾是城寨生活問題,但早至六十年代,中電已在城內鋪設電線,儘管非法偷電問題仍然嚴重。但供水方面,原來一直至城寨清拆之時,也未能由水務局提供(估計並非純技術原因)。無完善供水系統,城寨多年來以「科學井」抽取城寨地下水(也可說是「循環水」),建築商在樓宇天台安裝大水箱儲水,以供應住戶,每月收取水費。另一在城寨前後租住了約八年的陳祥全憶述:「我每日出街都要帶兩個水桶落樓,放工回家裝滿水,抽着水桶上樓梯返屋企。」要知這位陳先生說的可不是爬一兩層樓梯,而是十多層;六十年代後期,城寨小型發展商開始收購房屋,將原來的石屎矮樓改建成十三、四層高不等(大多不打樁,就地僭建),陳先生視天台為「透氣的空間」,故選擇住在高層,如此擔水上落,也覺值得。

        街坊憶述,城寨街道陰暗、潮濕、滴水,街道夾窄,平均闊度只有1.5米,儼如一個超級大迷宮。為防止從高空拋落的垃圾,城寨天后廟頂上蓋有鐵絲網(戲稱「天羅地網」)。街坊福利會每年從「天羅地網」清理的垃圾就有一、二百籮;衞生情況可見一斑。但這樣說來城寨是否就是一個如外人看來的「黑暗之城」?又不可如此斷言。街坊們都說到城寨的睦鄰關係,不僅為近四萬人解決了住屋問題,寨內為數眾多的山寨廠(如膠花廠、織布廠)及不同種類的食品工場,同時也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稱得上是一個自給自足以至自治的社區。社會現在那麼關心樓價,從非常實際的角度看,住進城寨也並非無可選之選,劉錦朝說當年(年份不詳,我猜約在五、六十年代)一萬多元就可在城寨買到二、三百呎的單位,這在外頭不大可能。另一在城寨當了八年租戶的陳祥全,本來住在東頭邨,婚後跟妻子租住板間房,但對於無私隱的生活實在無法忍受,遂游說妻子搬進城寨,當時(年份不詳,我猜約在八十年代)八百元就可租住一個實用面積二、三百呎的單位,二房一廳有獨立廚房和廁所,在他看來不僅不差,更是生活質素的提升。事實上,這個城寨住客也不簡單,他後來以一人之力,窮盡心力為城寨繪製出第一幅地圖,不料在城寨一場火災中派上用場,這又是另一個故事,限於篇幅,未能詳述,以上謹記一些。

        潘國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