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外籍學者寫香港

2015/08/03 08:41:11 網誌分類: 生活
03 Aug
        上期說到,香港不少研究出自外籍作者之筆,例子太多,在此僅述一些有關全球化和城市身份的論著。近者如在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任教多年的GordonMatthews,他深入素有神秘色彩、坐落於尖沙咀繁華商業地帶的「另類聯合國」重慶大廈,接觸大廈內不同的人如商人、業主、臨時工、避難者、遊客等等,研究活躍於此地的東非和南亞人的地下經濟生態,二○一一年寫出《GHETTOattheCenteroftheWorld:ChungkingMansions,HongKong》一書(中譯本《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於兩年前出版),讓我們知道在以跨國集團為主的全球一體化之外,還有另一種「低端全球化」,就在香港這個地方,有一個「特區中的特區」,成為各式低價二手貨的集散地和轉運樞紐。

        說到這位中文名字叫「麥高登」的洋教授,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身份討論勃興之時,也寫了一篇文章"Hèunggóngyàhn:OnthePast,Present,FutureofHongKongIdentity"(〈香港人:論香港身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文中某些觀點現在未必適用了,但他提到香港既"ApartfromChina"(「分離於是中國」)又是"APartofChina"(「中國的一部份」),玩字玩得傳神,令我印象猶深。他後來在二○○○年寫了一本《GlobalCulture/IndividualIdentity:SearchingforHomeintheCulturalSupermarket》,已可見其對全球化與個人身份之關注,在流動性的「文化超級市場」之中,何謂「家」已不受血緣或根源所限,書中分別談到日、美、中三國,中國一章便以香港為個案,延續之前討論,以人類學視角,訪問了大量不同背景的知識階層人士,看他們如何在文化、國家、市場間遊走和定位。

        現在人們談到「本土身份」常患了「歷史失憶症」,一切只從當下說起,無法細說從頭,自然也無法理清脈絡。其實,九十年代參與身份討論並有所貢獻的,便不乏一些在香港生活多年的外國學者,如MatthewTurner(田修邁)的〈六十年代/九十年代:將人民逐漸分解〉,由一九六○年香港大會堂落成說起,從建築和公共空間看身份形構,詮釋大會堂的現代風格,與傳統殖民及中華文化切割的象徵意義。麥高登上文說過了。另外,香港大學任教多年的AckbarAbbas於一九九七年寫成《HongKong:CultureandthePoliticsofDisappearance》,曾引發一輪關於香港「消失的文化」的討論(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談香港因種種政治和再現問題,無法呈現自身及充滿錯認);今天仍有後續的迴響、反思及批評。

        九七之後香港也非完全淡出學者「視野」。二○一一年,曾在香港大學任教政治理論的DanielA.Bell(貝淡寧),與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社會學系主任艾維納.德夏里特(Avnerde-Shalt)合寫了《TheSpiritofCities:WhytheIdentityofaCityMattersinaGlobalAge》一書(中譯本《城市的精神》先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出版),以九個城市作案例書寫各自的城市氣質,也從中闡釋作者心目中的「愛城主義」(Civicism)和都會自豪感(urbanpride)。書中特闢一章書寫香港,以「物質主義之城」(CityofMaterialism)稱之,儘管我不完全認同書中的論述(如把香港人對家庭的重視看成一種中國儒家價值體現),但慶幸談論世界城市之中,香港在一些具國際視野和跨城市生活經驗的學者眼中,仍是有其獨特魅力的。我們不宜妄自菲薄,當然更不宜坐井觀天,只看「自己人如何寫自己人」,有時當局者迷,借助「外來者」眼光,反可以看到自己更多。以上匆匆一記,有心人自可找來細讀。

        潘國靈

        
■ 《城市的精神》
■ 《城市的精神》
■《GHETTO》
■《GHETTO》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