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完美制度!

2015/12/22 19:01:09 網誌分類: 時事
22 Dec

    進入香港政府工作,從前叫做鐵飯碗,主要職為EO和AO,AO級別最高,考獲AO有如科舉中狀元,可以衣錦還鄉。

    後來,鐵飯碗變成忌諱,有損香港政府形象,長糧職位開始大量改為外判以及限期合約。

    由港英時代開始,我們即被告之政府是個行之有效的單位,它三權分立,行政、司法、立法互相監察,可以信賴。可以信賴的原因是,無人可以在政府內作惡。做行政的人作惡,立法和司法可以對付他。做立法的亂來,行政和司法可以不買帳,做司法的則一直以專業主義包裝,從來沒有人敢說做司法的半句壞話。確實,司法界的專業主義,也似乎還算有效,沒有搞出個甚麼大鑊出來。

    到了去年的雨傘運動,民間出現了對香港政府的兩種精神分裂式情結。一方面,傘民認為香港法治和港英留下來的政制架構比內地的好,以此為香港精神和香港的驕傲。另一方面,傘民發現自己的對手其實就是政府。傘民沒有注意這是多麼分裂的一種認識。正因為香港的驕傲,即那個政制出了問題,所以他們才需要抗爭,但他們仍不得不為這個有問題的制度感到驕傲。為了令精神不致過份分裂,傘民心理上把政府分裂為兩部分,一是梁振英政府,一是完美的港英制度。每次政府給發現做錯,錯的就是梁班子,對的就是港英制度。他們無法想像這兩個東西其實是同一件事。

    青少年跟政府交手不多,不太知道政府運作方式,只能憑宣傳工具的影象來構築自己對香港政府的想像。然而,對於經常跟官員打交道的人,一般是年紀較大的香港市民和中小企員工,即明白在政府裏,沒有半個員工能真正話事。即便是高級政務官員,他們的工作也只是按照繁瑣的規章簽名而已。與其說是官員在管理香港,倒不如說規章管理官員如何執行政策,但規章不是人,所以規章從來不會體察民情,而官員雖然是人,間中有幾個願意體察民情,但最多也只能以個人身份偷偷流幾滴熱淚而已,他們無權去憐恤市民,因為他們必須優先滿足規章要求辦事。
    以下試舉三個事例,闡釋香港政府的完美特色:

1. 三年一遷制度

    我有一位舊同學,大學畢業以後即考進政府當政務官,每三年見她一面,每次派來不同的名片。因為政務官制規定,所有政務級別官員須三年一遷。據知,這是因為擔心政務官員因其私位與指定持份者過份相熟,以致可以舞弊營私。我每次看着我那位舊同學的樣子,只覺她會給人舞弊連累,而不是她去舞弊營私。
    這樣的一種制度,表面上大公無私,但在我經驗,這制度只是把所有在指定項目上累積了優良人脈及工作經驗的人清除掉。在商界,這是匪夷所思的事。所謂人才培育,以十年計算,一個人就是要在同一種工作上累積錯誤和失敗,才對行業有充份認識,以致能挑領袖之大樑。但三年一遷制度,要求在音樂文化剛學滿了師的官員,突然退休不再管音樂文化,改為管理學校廢置校舍;然後等三年再滿,該名官員已對學校廢置校舍政策不足有所領悟,心裏儲滿感情,想要解開死結,制度又逼她離開,不許她有所作為。
    這種狀況,也讓我們這些民間人感受到無奈。比如新界村務,通過十萬次磋商,好不容易令官員知道我們村民需要甚麼,辦公室卻傳來她調職的信息,話會有新人來替代她云云。誰知那個新人是另一名新丁,即是說讓官員理解我們村民需要的磋商工作,又要重新多做十萬次。
    到底這是怎樣的一種制度呢?這種制度只相信規章條文,不相信人是一種人力資源,不相信人才可以培育起來,它壓根兒就否定了人的價值。可笑的是,政府通過大學教育把所有精英收聚其中,然後通過制度把這些精英的能力一次過全盤否定,要求他們只做一粒遵循規條辦事的零件。
    政府官員一入職,就受到制度的監察,制度不信任她,也要求她別信任人。可是,那個做為官員的人,才是唯一一個能通過犯錯找出正確出路之一。
   制度呢?表面上它會自我修正,例如鉛水事件,發現焊接料有問題,制度就自我增殖新規條,對焊料進行規管,要求無鉛焊料。但制度不會進行綜合思考,因為制度不是人,它不會同時考慮無鉛焊料新例帶來的其他問題,例如工序增加引起建築成本上升。

2. 以安全之名...

    制度與人相比,哪個較可靠呢?固然是制度。但如果改問:制度和人相比,哪個智慧較高呢?答案顯然不是制度。下面一例,把制度的低智能顯露無遺。
    我家有鄰居住在平台單位,因為平台位於最低層,平台位置雖是私人空間,但使用上十分危險,因為對上十多層樓都有可能有東西掉下來,樓上兩公婆吵個架,太太唔覺意丟出一個玻璃杯、或者牆上老舊喉管零件脫落,就有子彈般的物體擊向平台。
    為了保護自己,平台業主加建了簷篷。事實上,簷篷加建之後,偶然清掃篷頂,都可以掃出不少從天而降的寶物。
    然而,某一些,不知遭哪幫人投訴,屋宇署派員按例巡查,結果又按例發出僭建物清拆令。業主向官員解說高空擲物的危險,官員充分明白,但唯有答道:我們都是按例行事,你的簷篷在圖積上不存在,因此有潛在危險,必須清拆。
    看官你說,到底有篷安全還是無篷安全?
    這就是制度管理官員,而不是官員執政所帶來的問題。
    市民跟官員講幾多情都係無用,制度不要求有人負責,不賦與權力任何人負責,不給機會任何官員體察民情,這是為甚麼每次出大事之後,政府都不會有人需要負責的緣故,因為事故總是因為無人有權負責而引起的。我肯定,任何事件背後,每位官員都依足程序和指引辦事。意外發生,很少因為官員做錯事,多數是因為官員無法做事而引致。

3. 超支背後...之(一)

    相傳香港工程甚麼都超支,不在其位的市民讀到超支新聞總是嘩然。我的工程界朋友不是這麼看。
    一位朋友說:「超支是預咗的,一直以來都係咁做,俾錢的人也預咗要想法子補錢給中標公司。」
    至於點解超支是預咗?答案也是制度。制度要求我們怎麼招標和選擇中標公司呢?
    不識的朋友真的要學一下,不然你永遠都以為是某個官員在有心害你。
    制度是沒有腦袋的機器,其想法當然是最單細胞的思維:愈便宜愈好。
   我自己做法團委員,深深體會在其位而無能為力的無奈。一來,面對一堆公司名和一堆價錢,我根本乜都唔知,我自己不是做工程,提意見說某家比較好,又立即惹人懷疑我同某家公司串謀詐騙。除了選擇最低價格的那支標之外,還可以怎麼選?官員的立場也是一樣,他受到一堆條文監察,用任何第六感做判斷都會給懷擬,被要求寫報告解釋。選擇最低價的一支標,是最普遍接受的解釋。
    如此,你看外頭的公司怎麼寫標書呢?當然是有多便宜寫得多麼便宜。但最低價總是無法補足成本,那麼只好靠延期申請補水,那就是超支的真相。
    為何不選擇標書寫得實在的那家公司啊?用腦想想,便知標書寫得實在的公司早已全部倒閉,因為必食西北風同拍烏蠅無生意做。
    結論:超支是必然的,根本毋須大驚小怪。

4. 超支背後...之(二)

    前幾天,跟一些退休街坊閒聊,講起政府搞工程,聽到一些有趣的東西,謹在此分享。
    街坊做泥水,學識雖然不多,但做泥水經驗豐富,聽講威爾斯醫院他有份幫手起。
    他笑言:你知嗎?那些政府的積師,畫完積我們跟住做,睇個積,某兩個位是相連的,但我到場做,發現兩個位中間竟然隔了一米有多。點做呢?
    講開往事,街坊笑嘻嘻。但當時的他應該非常苦惱。
    另一位街坊似乎對政府辦事方式甚有心得,插嘴補充:政府的積師啊,佢哋畫積主要唔係為起好層樓,係為咗滿足哂起樓的幾萬條規則,他們的積,一定過哂關攞到簽名。我見過有一個位,明明要一條轉90度彎的纜才做到,但圖則沒有寫。咪上報囉。上報之後,又要改積。
    我恍然大悟:改積又要補錢?
    街坊答:改積補料事少,你知嗎?先前做落的要全部拆除,才能再做工程。咪再貴啲囉!
    我:咁點有錢再做?
    街坊又答:咪由做老頂的唸其他方法,開新工程找數囉。
    我:... 哦呃!
    街坊提了一些高官名稱,有一些他稱為唔識變通的少爺仔,因為工程延誤落哂馬,有一些他稱為世界仔,識得唸辦法找數完成工程。

    各位,這就是我們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港英遺留行之有效的政府制度了!

    明白李光耀領導下的新加坡跟香港有何不同了嗎?

    這個制度唔相信任何人,唔相信任何官員,在制度裏所有人都係潛在的罪犯,隨時犯錯,所以制度唔要求任何人負責,做法是唔俾任何人做規章以外的任何決定。別以為吳得掂之輩真的是個決策局長,他只是制度放在那個位置用來滿足捱罵功能的一個人而已。要有問責局長,只因為制度長期被批評為無人須要負責。然而,有邊個肯咁傻唔怕捱罵?任何真正的社會精英,都知道局長位根本不是展能之位,一定不會加入政府,而加入商界大展拳腳。至於咁難先搵到人來頂局長位,捱一次罵就放佢走,好難搵第二個。俾我都盡力挽留啦!一個策靶最大價值就是中滿箭之後才下台啊!未中滿箭係唔會放佢走的說。

    把這個政府做個解剖,你會發現,裏頭是制度把人當做零件,而在其中應該是負責思考的腦袋中心,其實是甚麼都沒有的。

    在我,寧可選擇大清乾隆的和坤去管社稷,也不想要由無腦的制度管理我們。老虎貪了可以打,制度失控了沒有人能夠消除它。

回應 (2)
我要發表
彭彭
彭彭 2015/12/27 14:22:24 回覆

謝謝Sinnid回應呢,我也是把四處聽說和見聞的整理好再說出來,我相信是大家的心聲。

2015/12/23 17:09:11 回覆

謝謝INDY, 這篇文章很發人心省...

user

最新回應

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

現時香港情況,正是全面學習中國文革時期的惡行,口口聲聲要民主,其實係自我民主,不需守法,大話連篇,候德健說得不錯: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事實是不足夠?

泛民也不是好東西,它是常用謊言手段的傢伙!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9/06/20

年青真是好 充滿活力

彭彭
彭彭 2019/06/19
@我係你舊生...

感謝同學... 等候下一個風和日麗的自由寫作時代來臨吧(完全不知何時)... 現在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