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諭之跨文化比較

2016/11/09 02:33:29 網誌分類: 宗教
09 Nov

有些人信佛,迷惑時坐禪。我信主,迷惑時祈禱。

上星期,跟網友討論大公報放狗仔隊報游梁花邊新聞是否道德,我主張策略上有作用,網友OK姐卻從仁義立場出發認為這是不對的,我給OK姐的堅定立場震攝住了,想法反駁卻無法反駁,還因此而感到內咎。

祈禱向主求教這事如何判斷,即想起耶穌教導我們給打臉時左右都給打。主給的諭旨很清楚,策略不應該是優先考慮。在一定程度上,這是神諭。

在夜空中禱告,跟暝想有點相似。其實,禱告是自我對話呢?還是與主說話?總有人質疑,神諭只是人的心理作用。

我不自覺在心中整理自己的理解,梳理出一些想法。

一般,世人認為世界分為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兩者是區隔的,因此是主客對立的世界觀。其實,這種想法只是西方世俗流行的一種世界觀而已,它並不具備普世性。

在這種觀念下,神是外在於個人自己的,因此暝想和祈禱不同,暝想是自己對話,祈禱是人跟外在於自己的神對話。如此,如果神不存在,祈禱就是一種自己欺騙。

不過,實在聖經不是這麼教我們看待神、自我和世界。

約翰福音14:20記載耶穌說:「在那一天,你們就會明白:我在我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

至15:5,耶穌又以葡萄樹做比喻:「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

這兒耶穌所表述的,是一種神與人互為一體的關係,但也暗示這種關係可以因人的偏執想法而失去。其第一重的意義是,只要人願意,其實主就在我們心裏,是我們心裏的一部分,同時我們也屬於主,我們也在祂的裏面,是祂的一部分。但是,人也可以拒絕神,不在神的裏面。

有這一重理解後,就可以解釋祈禱為何像暝想和自我對話。其實,主的話早藏在我們自己的心裏或者記憶裏。當我們想着主,並在自己心裏尋找主留下的話,便已足夠形成對話。

如此,抱着主客對立世界觀的人便會質疑,這是自欺,對這種人來說,他們不能接受,是因為他們堅持神是外在於人,不可能存在於我們的內心。

事實上,這種神與人一體的觀念,華人反而容易接受,因為中華文化有很深的中華古典哲學傳統,抱持天人合一的世界觀。

中國古代哲人沒有把主客觀兩個世界區分,他們只承認一個世界--主觀世界。如此,天道就是人主觀地認知的天道,人就是人主觀地認識的自己,一切都是自己主觀認知的世界,天與人在自己主觀認知之中可以合一,完全沒有問題。在這種哲學世界觀之中,就連科學也是主觀的,作為科學的世界法則,在古代中國人眼中是先主觀接受,而後在自己心中按自己的理解架設因果關係,所以星宿可以占卜,可以代表人的命運。然而,這種科學並非全然無效,因為古人農閒時間長,觀察世界時間也長,而且觀察得細心,所以他們構築的科學觀念雖是主觀的,但觀察基礎不會比現代西方科學少,甚至更加之厚。比如對人體經絡的認識,是通過很多醫者長時間觀察自身身體反應,然後主觀地建立的認識,因此雖不能以客觀科學方法驗證,但其系統卻是完備而有實踐基礎的。

有趣的是,對於中國人來說,世界仍然有他們憑努力也難以認識之事物,特別是操不同語言行不同禮俗(或者沒有禮俗)的外族。中國古代傳統,任何人如果願意學習本家中華文化,行中華禮俗,可視為友邦。任何人可以溝通的,都同化為自己人,一視同仁,這是大同思想的表現。在大同世界裏,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也是他,他也是我,在其中沒有很大的對立。但如果有人不接受中華禮俗,講番話,則視之為無法溝通,待之如同鬼神。說待之如同鬼神,不是尊敬,而是疏遠。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智矣。」

中國人是很有趣的民族,溝通不來的人,一律視為外人,敬而遠之,盡量河水不犯井水,看見也當作不存在。為甚麼呢?因為不能溝通的人,就是自己難以併入自己主觀思維的東西,任何事物不能被主觀認識的,中國人都視而不見,當作不存在,不想理會。這解釋了為何西方國家強大了,會四處侵略,但中國人強大了,不會肆意擴張,胡亂侵略。原因很簡單,中國人對於無法主觀理解的地方,視為鬼域,壓根兒就沒有興趣。

對中國人來說,「我」是一個可溝通社會集體之中的「我」。而對高唱個人主義的西方人來說,「我」就是「我」,在我之外全是與「我」對立的「他者」,不是我征服人,就是人征服我。

想到這裏,我又思想日本人的哲學世界觀是如何。

大和民族初民受啟於中國文化,世界觀本來應該與古代中國人的世界觀相近。實在,日本人的家族觀與中國人的家族觀相似。在個人主義當道的現代西方社會,人是個體,死了就是死了,完了,要寄望永生只能借助基督教信仰。但是,東方人的文化從來不是以個人為主體的,而是以家族/宗族為主體。家族主體社會,特徵是不介意個體夭折,介意家族存亡。一個人死了沒有甚麼大不了,只要家族能維持下來,就如同大家都仍然活着一樣。所以不能死的不是個體,是家族,中日文化皆是如此。其實,讀過舊約聖經,我們也可知道古代希伯來人的文化也是如此。

中國地大物博,人的存活率較高,但日本是狹小島國,天然物產資源貧脊,又位處於地震帶。一代人活着,少不免遇上一兩次死傷慘重的大地震。因此,對日本人來說,死亡是比較平常的事。於是,日本人的自我觀具有雙重屬性:(一)「我」連繫於家族,家族活即「我」活,所以「我」可以隨時為家族名譽切腹或死去;(二)有家族代替「我」活着,「我」可以成為隨時赴死之消耗品。這一點跟中國人文化很不同,中國人不會輕易地視家族中任何一個「我」是消耗品,任何一個「我」也不會有此觀念。

我猜測,對日本人來說,因為「我」易逝,所以更傾向於願意把自己的「我」託付於外物,而日本人抱持萬物有靈觀,一川一河一山一木皆是神明,這正好為日本人提供大量可以託付「我」的對象。

如此比較,可見出在不同文化中,神的位置並不相同。

對西方人來說,神在「我」以外,所以要不是神征服「我」,要不就是「我」比神更大,「我」有權宣稱上帝已死。這種觀念多少受希臘哲學影響,柏拉圖把至高之物理想化和抽象化,使神成為了一種與人對立的抽象存在。

對日本人來說,神在「我」以外,倒是「我」也外在於「我」,「我」在家族或外界的神那裏。誰接受「我」,「我」就在誰那裏。因此,想日本人專一於一神比較困難,因為他們可以託付「我」的對象太多了。

對中國人來說,世界沒有內外之分,都在「我」的大同世界之內,不能溝通的東西除外。如果神可被「我」理解,神即「我」,「我」即神,「我」和神都在大同世界裏。如果神是「我」不能理解的,神不但不在「我」之外,神甚至會被「我」認為不存在。

至於希伯來人,神在「我」的何處呢?根據,希伯來人一直在等待彌賽亞,也就是說,希伯來人的「我」曾是神子,如今卻處於人神分離的流放年代,不知何日結束。因為太久沒有見神,「我」有時會分辨不出神的樣子。希伯來人特別強調要分辨誰是彌賽亞,是因為他們認為彌賽亞只有特定的一位,須要辨認。

感覺在眾生之中就只有希伯來人如此着重神性之真假,中國人、日本人和西方人都不太深究神的真假。西方人把上帝抽象化了,所以也沒有了真假之分。在日本人心裏,誰都可以是上帝,沒有所謂。在中國人眼中能溝通就好,真假不是問題。希伯來人對神之真假如此執着,我也不太明白為何如此。

寫了一堆,早已離題。

我想,如果神與人的關係可以是一體的,用神學術語即是復和,其實跟古典中國哲學講的天人合一相似,在這狀況下,神向人啟示某個真理,應該不需要好像外星人那樣突然出現,而可以讓人心領神會才是。事實上,聖經記載好些先知見異像,例如以西結和彼得,那些異像都是在先知們自己的主觀意識中呈現的呢。也許,對主來說,當祂想要向人啟示甚麼,應該是從外從內都可以做到的吧!

回應 (2)
我要發表
彭彭
彭彭 2016/11/09 11:40:52 回覆

383兄:

你的回應很有趣啊!

我理解在物理層面神是無所不能的,但當祂使人成為像祂一樣的主體(把靈吹進人的身體裏),祂已把一種非由祂操控的意志賦與了人類,這就造成祂不會/不能勉強人類做任何事。

另外,物理世界與語言世界裏存在的既有秩序,祂能不能扭曲,是我們不知道的。例如問神能不能使1+1變為3。,一般人憑其自身經驗認為是不可能,但我覺得也許這只是因為我們只存在特定世界的關係,但如果神能造出另一個世界如愛麗絲夢遊仙境,把各種既有知識扭曲,也是有可能的吧?

indy

383383
383383 2016/11/09 09:42:05 回覆

哈…

我信有神,並且相信,神無所不能。

只不過,快甲子之年了,仍未有神蹟讓我相信,找到心目中的神。神,不應該是,無所不能的嗎?

 

user

最新回應

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

現時香港情況,正是全面學習中國文革時期的惡行,口口聲聲要民主,其實係自我民主,不需守法,大話連篇,候德健說得不錯: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事實是不足夠?

泛民也不是好東西,它是常用謊言手段的傢伙!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9/06/20

年青真是好 充滿活力

彭彭
彭彭 2019/06/19
@我係你舊生...

感謝同學... 等候下一個風和日麗的自由寫作時代來臨吧(完全不知何時)... 現在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