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火相傳
昇火相傳
昇火相傳

電子競技

2017/09/29 08:41:55 網誌分類: 經濟
29 Sep
        香港上月舉辦的第一屆電子競技音樂節,讓我們看到電競比賽原來可以在紅館舉行,更可以如美國NBA比賽般,像一場盛大嘉年華。究竟電競市場對香港而言是甚麼概念?

        財政司長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中,明言電競是具經濟發展潛力的新領域,可推動本地遊戲市場及創科發展。有內地龍頭科網股指出未來五年電競營收將達過千億元人民幣。而二○一六年全球電子遊戲收入已達一千億美元;電競配件生產商更計劃在香港上市。電子競技已被視之如運動項目,又有周邊經濟活動。知名的電競明星,每次比賽有出場費,又有獎金,動輒過百萬港元年薪。在電競的世界,香港的位置又是甚麼?

        香港舉辦電競節,場面盛大迴響亦多,就如國際盛事七欖一樣。世界級勁旅每年聚首大球場,為旅遊業、零售以至商品帶來效益,而香港的欖球運動又是否蓬勃?政府的支援又是否足夠?還是只視七欖為活動而非運動?

        電競事業最重要的持份者,當然是遊戲開發商。電競的經濟體,由開發商、玩家與周邊產品生產商組成。有足夠的玩家及消費力,開發商與周邊產品生產商就會投資舉辦比賽、贊助電競隊伍。進而惠及場地提供者、酒店,零售等。再長遠考慮,由於電競對選手的反應及專注力的要求極高,據了解二十五歲已需考慮退役,最了解玩家的選手如能轉職到開發商,設計遊戲,形成健康的生態系統。香港在電競板塊起步不及內地及東南亞地區,但我們有很好的硬件,要捉緊機遇就要商界與政府攜手策劃全面及長遠計劃。

        sgcc@stangroup.com.hk

        StanGroup主席

        鄧耀昇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