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朱小新
朱小新

「熔斷」鬧劇誰負責?

2016/01/11 08:41:35 網誌分類: 經濟
11 Jan
        內地股市踏入2016年不僅未取得開門紅,在「熔斷」新規的影響下,更連跌四日,其中兩日因指數觸及7%的跌幅紅線而提早收市。尤其是上周四(1月7日),開市不到30分鐘大市便宣告收市,成為A股二十多年歷史上最短交易日。

        直到中證監於周四夜間緊急叫停熔斷機制,周五大市才略見回升。在該機制試行的四個交易日內,A股市值累計蒸發約6.6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香港過去一年的本地生產總值。以A股約5,000萬持倉者計,股民人均虧損逾13萬元。

        所謂熔斷機制,即為大市設置了漲/跌停,起源於1987年股災後的美國。與傳統的漲/跌停制度不同的是漲/跌停針對個股,熔斷着眼於大市。內地引入的熔斷新規設置了兩檔門檻:當大市跌逾5%,股市將暫停交易,進入15分鐘「冷靜期」;15分鐘後若大市繼續下跌,累計跌幅達到7%時當日即宣告收市。

        市場人士紛紛將熔斷視為A股本輪急跌的元兇,因為其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中證監亦承認,熔斷機制未達到預期效果,反起了助跌作用,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儘管其強調該機制不是市場大跌主因。

        客觀評價,筆者認為A股近日的波動,不可完全歸咎於熔斷。中國經濟放緩、人民幣匯率急瀉、資金外流、去年救市增持股份禁售期將屆滿,都是利淡因素。然而,讓人擔憂的是內地當局對於監管政策草率、欠審慎,以及犧牲廣大股民的利益為其政策「試錯」的取態。

        同樣的事件如果發生在香港或其他成熟市場,監管當局領導人即使不落台,至少也應向投資者公開致歉。但在內地從來沒有老百姓向官員問責的文化,這齣「熔斷」鬧劇到底該由誰來負責?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