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食經
摩登食經
摩登食經

一碗好麵的誕生

2016/05/21 10:12:10 網誌分類: 經濟
21 May
        中國各地都有自己的麵食,各種麵條形狀粗幼不同,但製作麵條時都面對同樣的難題:如何令麵條浸在熱湯中而不會變得稀爛。

        為了解決問題,製麵師傅加入鹼來增強麵的質感和風味。廣東人製麵時加入鹼水,而蘭州拉麵在製麵過程中加入蓬灰。蓬灰是把一種叫蓬草的植物燒製成灰,在蘭州幾乎所有的麵館都使用蓬灰。蓬灰和鹼水都屬鹼性,食材中的醣類、蛋白質和脂肪對酸鹼度十分敏感。飲食作家哈洛德‧馬基指出,南美洲人早就發現粟米浸泡過加了屬鹼性的木炭或貝殼水後,烹煮時會容易脹大,也較有營養。據推測,鹼性麵最初源自中國南方,加了鹼讓麵條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維持鮮度。

        麵團中加入鹼性物質後,麵粉中的黃酮素、胡蘿蔔素呈現黃色,麵筋蛋白質因鹼性而產生作用,麵團變得更結實,造出來的麵條的質感變得煙靱,且表面帶點滑滑的。鹼性讓麵條更堅實,普通麵條放在熱水內,蛋白質會分解,麵條會漸漸溶化,但加了鹼的麵條則可長時間浸在熱湯中而保持質感。製麵時把麵團擠緊亦可令麵條變得更彈牙,以廣東竹昇麵為例:製麵人把竹昇的一端固定在枱上,把麵團放在枱上,在竹昇的另一端拖力,以槓桿原理把麵團反覆擠壓,強大的壓力令澱粉粒跟蛋白質更緊密地混合,麵條內的蛋白質鍵結緊緊地束縛在一起,可減少烹煮時熱水滲入和澱粉溶解流失的量,所以浸在湯中一段時間亦不會變腍。

        劉晉

        
■竹昇麵利用槓桿原理,把六呎的力量集中在六吋上,龐大的壓力令麵條更煙靱。
■竹昇麵利用槓桿原理,把六呎的力量集中在六吋上,龐大的壓力令麵條更煙靱。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