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食經
摩登食經
摩登食經

漁販蠱惑招

2018/07/28 04:12:38 網誌分類: 生活
28 Jul
          跟一位飲食界老行尊吃飯,這位仁兄縱橫海鮮業四十多年,家族本身是漁民,九十年代本港漁業式微,轉做海鮮買賣批發。跟他吃一頓飯,對海鮮業更加了解。

          昔日漁業沒有水缸和氣泵把海鮮養活,市面上的海鮮都是上水後死亡靠冰塊冷藏保鮮,故此有「一𩷶、二䱽、三馬鮫郎(即馬友)」的說法。後來到了八十年代酒家開始配置水族箱,用化學鹽製作人工海水,售賣游水魚,石斑瞬間成為時尚。

          現時大部份石斑都是由菲律賓、印尼等地運來香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始終是東星班和紅瓜子斑,但市面上亦有新石斑品種如朱星斑和花鬼斑,老行尊說不同品種的石斑在同一地點產卵,令到品種雜交,所以每四至五年都會有新品種石斑出現。

          漁業枯竭,野生魚數目減少,養殖海鮮成為新趨勢,可是因為野生貨色的價錢較高,漁販都用盡不同招數,把養殖魚充當成野生魚。以方脷為例:野生方脷的肚呈白色,養殖方脷長期圍養,浸在自己的排泄物中,結果魚肚有黑色斑紋。近年養殖者在籠中加一塊膠網把排洩物過濾,避免方脷的魚肚弄髒,故野生和養殖方脷愈來愈難分辨。

          有些漁販售賣白鱔,聲稱是海中捕獲,這類鱔的質感比淡水養殖白鱔肉質更結實。原來任何淡水白鱔放在鹹水中飼養數天,魚肉會因為高鹽度的環境而變得結實,不良商家便把養殖白鱔當作野生海白鱔售賣。

          現時休漁期,很多冰鮮漁貨都靠東南亞運來,例如鷹鯧和九肚魚都是從越南、緬甸和斯里蘭卡運來,這類冰鮮魚從上水到運抵本港最少要五天,我這位魚販朋友說:為了讓漁貨看起來新鮮,運輸時可能加了防腐劑,所以奉勸大家便宜莫貪,政府衞生部門亦應該對進口海鮮好好把關。

        劉晉
■野生方脷肚呈白色,尾尖,但小心魚販以比較幼長的尖脷充當龍脷。
 ■野生方脷肚呈白色,尾尖,但小心魚販以比較幼長的尖脷充當龍脷。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