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神奇股的資本開支

2019/05/29 04:13:04 網誌分類: 經濟
29 May
          接續上周,我們再進一步談談迪士尼的多元商業模式。除了影視有線業務外,主題公園、酒店與度假村業務是迪士尼收益貢獻第二大的來源。在2018財年,迪士尼在這個部份錄得大約203億美元的收益,為過去十年來最高,較2009年增加了90%。增長主要受到加州和佛州的主題樂園和酒店所拉動,並逐步獲得海外市場的貢獻,包括日本、巴黎、香港和上海。

          在主題樂園和酒店業務中融入電影角色有助於強化迪士尼的影視特色和品牌力量,但這仍需要大筆且不斷地投資於升級、翻新主題樂園設施,並增設新的樂園和酒店以提高吸引力。舉例來說,在香港迪士尼樂園提出14億美元為期六年 (2018-2023) 的擴建計劃後,東京迪士尼與東京迪士尼海洋的營運商東方樂園也宣佈投資2500億日圓 (約23億美元) 擴建東京迪士尼海洋樂園,興建第8個主題樂園及酒店等,這是東京迪士尼度假區開園近20年來對現有設施投資最大的一次擴建計劃。

          參考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過往記錄,許多香港媒體和評論員考慮到大筆的資本支出和相關折舊費用,對其營收和盈利能力有所保留。迪士尼母公司採用類似許多酒店品牌管理的「輕資產」營運模式,收入來自約6%-8% EBITDA的管理費用、表現分紅及品牌特許費用等。另一家子公司,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也經常負責這些升級的設計和建設費用。事實上,其管理層可以建立資產和股東權益,而毋須做過多的債務融資來維持進一步的盈利增長。過去十年中,迪士尼得以將其資產回報率從不到7%大致翻倍到12%,同時繼續在國際上擴張。下周,我們將焦點轉向香格里拉和半島等傳統豪華酒店,探討這類上市公司的投資故事,分析它們在快速變化的經濟情勢下所作的經營策略。

        博譽顧問集團資深顧問

        周亨
回應 (1)
我要發表
飛客
飛客 2019/05/29 14:57:50 回覆

{#icons_dog7}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