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故事
財經故事
財經故事

電改出台 電力股起動

2014/12/29 08:41:48 網誌分類: 生活
29 Dec
        電力股上周初起動,與傳聞電力改革方案即將出台有關。今年內地發電量僅得單位數增長,明年經濟增長料進一步放緩,將續影響售電量增長。不過,下一輪國企改革將納入電企,或涉及重組注資,加上人行有機會進一步減息,可減輕電企負債,電力股可睇高一線,投資者宜從注資及高負債方面考慮。本報記者

        是次電力改革,主要是電網放權,仿照深圳改革模式。發改委的《關於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通知指出,在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由過往買電賣電收取差價,改為對電網企業實行總收入監管。即政府以電網有效資產為基礎,核定准許成本和准許收益。另外,電企亦可向用電量較大的用戶直接供電。分析認為,直購電區域內的低成本電廠有望增加供電量,提高效益。

        增加供電量提高效益

        然而,經濟增長放緩已令今年內地發電量增長跌至低單位數,11月份增長只有0.6%。若然明年經濟增幅進一步回落,整體發電量亦有可能同步下跌。對於電改政策,摩根大通認為,長遠對成本低的火力及水力發電廠有利,惟短期對電廠盈利影響有限,估計直接購電只佔總發電量的5%至10%,況且全國推行亦需時。

        報告又認為,年初至今,火電利用率下跌6%,主因水電利用率增加8%及需求疲弱只增4%所致,並預料明年情況改善機會微。當中,沿海城市的水電及核電供應增加,區內電企所受影響亦較大。反而注資將成為行業未來數年的投資主題,現時內地約五至八成發電量仍由五大電力集團控制,煤價持續低迷,提升了相關資產的盈利能力,有利重組注資進行。摩根大通預料行業股份未來將呈個別發展,首選大唐發電(991)及中國電力(2380)。

        事實上,國資委主任張毅在部署2015年國企改革任務目標時已表示,建築、電力、鐵路等產能過剩行業的眾多央企,將面臨大規模的合併重組,反映相關行業的國企改革即將展開。

        除了國企改革為行業注入活力外,市場估計明年出現的降息周期,亦有利電企提升盈利及估值。銀河證券指出,電力是重資產行業,降息可直接降低企業的財務費用,利好業績。

        華能獲母公司注資

        華能國際(902)早前獲母公司注入十個電力項目,明年盈利亦會大幅上升。收購現金代價92.75億元人民幣,資產對應今年市盈率為4.9倍,大幅低於公司現時約10倍,亦有利華能股價。申銀萬國預計,母公司可注入的裝機資產仍有67GW,相信可支持未來五年每年約15GW的收購。該行又認為,明年上半年內地會有多次降息,有助降低公司利息開支,預計每降息25個基點可提升利潤約1%。受消息刺激,華能近日急升,待股價整固回落至10.2元附近才吸納,作中長線投資。

        中國電力(2380)首三季的售電量增16.13%,表現遠勝同業,去年及今年火電廠增加,以及第三季水電大增所致。同期全國社會用電增長3.9%。管理層有意於2020年底前將裝機容量由現水平倍增,考慮到母公司中電投的總裝機容量多達7.68萬兆瓦,為中國電力權益裝機容量的四倍,注資可行性相當高,值得留意。

        財經故事本報記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