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懷琳
歐懷琳
歐懷琳

腦中的營銷戰

2010/01/27 08:41:56 網誌分類: 經濟
27 Jan

碧聲

凱恩夫人:查爾斯,人們會想——
凱恩:我讓他們想的東西。
    ——《公民凱恩》
 
 
  科學家試圖用腦掃瞄手段探查人們對商品的真實想法,這種先進技術真的有助於市場營銷嗎?
 
  貨架上有兩種商品,除了品牌不同,其它方面都差不多。最終你決定選擇其中一種,因為你「覺得」這一種質量更好、性價比更高或者更適合你。但是,在你所未曾察覺的深層意識裡,購買決定真的是基於質量和性價比這樣的理性因素嗎?你所看過的那些或高明或愚蠢的廣告,到底對你在商店裡掏錢意願有什麼影響?營銷人員和廣告商拚命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有的科學家也來摻一腳,並且認為他們的方法比調查問卷更好。
 
 
  深層的偏好
 
  人類對大腦的瞭解還遠不夠深入,但已經有了一些大致的印象。大腦不同區域有著分工,某種程度上其運作是模塊化的,例如一個稱為海馬的區域似乎主管記憶,杏仁核關係到恐懼等情緒,還有一些區域負責愉快的感覺。
 
  在營銷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案例:在不知道所喝飲料的品牌時,多數人認為百事可樂的味道更好,但實際生活中購買可口可樂的人更多,這一現象被當作營銷手段和品牌效應的代表。在大腦深處那些負責不同事務的區域裡,「品牌」差異所導致的到底是什麼效果?
 


  2004年10月,美國 Baylor醫學院的神經成像學專家Mead Montague在《神經元》雜誌上報告了一項實驗。他邀請67名志願者接受試驗,讓他們品嚐沒有標籤的可樂飲料,同時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設備觀察他們的腦部活動。結果顯示,在喝到飲料時,受試者腦部紋狀體區域與獎勵、滿足等感覺有關的一個區域比較活躍,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刺激這一區域的效果差不多。也就是說,在僅僅涉及口味時,兩種飲料並沒有明顯差異。
 
  但當人們被告知飲料的品牌時,情況就不一樣了。有3/4的人表示他們認為可口可樂的味道更好。腦掃瞄顯示,這種時候,兩種飲料對紋狀體滿足感區域的刺激仍然差不多,此外腦部內側前額葉皮層區域的活動增強,這一區域被認為與複雜思考和自我形象等較高級的認知過程有關。顯然,可口可樂給人的印象壓倒了基本的味覺判斷。Montague等人得出結論說,可口可樂長期的廣告成功地營造了一種文化信息,影響到腦部那些關係到個人偏好的區域。
 
 
  內心的願望


  經濟學家往往認為人是理性動物、必然會選擇當時情形下於自己最有利的方案,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並非如此。感情、記憶等許多東西都影響到人的偏好,不僅是個成本利益問題,而且這種偏好許多是無意識的。
 
  到底是什麼在推動購物決策?什麼樣的營銷手段才能像可口可樂那樣影響大腦活動,使人們在表層意識裡認為這種產品更好,從而壓倒產品本身的差異?一些研究顯示,你必須讓產品勾起人們內心深處最原始的一些願望。德國烏爾姆大學的神經學家Henrik Wal ter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12名年輕男子觀看各種汽車的圖片。磁共振掃瞄結果顯示,在看到運動車時,受試者腦部的伏隔核區域特別活躍。
 
  伏隔核與自我獎賞有關,由信號分子多巴胺啟動,釋放與快樂和慾望有關的內啡肽。在通常情況下,這個小小區域在收到與生存有關的重要信息時才會活躍起來,比如食物信息或性刺激。就算是最瘋狂的車迷,也決不肯承認一輛漂亮的跑車關乎生存大計。為什麼男人看到跑車,腦子裡就會有這種反應?那是因為他們非常想要這個車子,廣告商成功地讓男人們覺得,跑車是他們非常想要的東西。


  Walter的這項研究部分受到戴姆勒-克萊斯勒的支持,一些廠商正試圖通過此類研究來為設計和行銷提供新線索——試圖勾起顧客的深層願望。2006年底公佈的另一項研究給了這種做法以新的支持:德國慕尼黑大學等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著名品牌會刺激腦部某些與正面情感、自我認知和獎勵有關的區域,不知名的產品則使腦部與記憶和負面情感有關的區域更活躍,這與產品類別無關。
 
  人類心底真正的想法,不僅別人難以知道,自己也未必清楚。無論設計得多麼嚴密的調查問卷,也不能完全反應受試者的想法——就算是填問卷的人真心要給予誠實回答也是如此。他在問卷上給出的產品評價,與後來真正的購物決定可能大相逕庭。腦掃瞄也許更能反映人的真實想法,幫助企業設計更好的廣告、產品或企業形象。
 
 
  「神經營銷」?


  但事情會有這麼簡單嗎?許多人表示懷疑。腦掃瞄在純科學上是很有意思的,科學家正用這種手段研究腦部疾病,詳細探究腦部不同區域的分工,幫助瞭解人的心理和行為。但腦子畢竟不是由零件組裝的機器,它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在腦子裡找到一個「購買按鈕」、刺激到它就能成功地使產品大賣,這種想法任誰看來都會覺得過於天真。
 
  「神經營銷」的詞已經誕生了有一段時間,但迄今有關的研究並不多。一方面是大腦科學本身還處於摸索階段、很難讓人相信這類研究能夠對營銷產生立竿見影的指導作用;另一方面,功能磁共振成像本身是非常昂貴的,只有少數大公司才花得起這個錢。迄今有關的研究都只是初步的,而且大腦活動的圖像可不是股價走勢曲線,如何準確地解讀也是一個問題。
 
  在腦研究中,對阿爾茨海默氏症等腦病的研究算是相對「透徹」的了,但還有很多說不出所以然的地方。嘗試或評價一件產品需要腦部很多區域協同運作,可能其中某些區域表現比較明顯,但其他區域的作用也不能忽視,最終它們怎樣共同導致一個購物決策,是極為複雜的事情。此外,躺在古怪的儀器裡,頭上放著一堆電極,也不是能讓人輕鬆愉快地考慮汽水口味的時候。
 
  在這種情形下,「神經營銷」只是受到許多議論,沒有受到多少追捧,一些為此籌集風險投資的努力也並不成功。不管是揭示顧客的隱藏願望還是改變公司的營銷行為,它首先必須證明自己真有這個效用,而這在眼下看起來不太切實。此外有人認為,幫助公司瞭解顧客的深層願望以便操縱他們的想法和購買行為,這是不道德的。當然也有支持者辯解說,這類研究可以讓消費者明白他們是多麼容易受廣告信息的影響,從而提高警惕性。——說真的,誰知道呢。
 
 
  (此文作於2006年12月,不包含2007年以來相關研究的新進展)
http://www.oursc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7:neurology-marketing&catid=27:biolody&Itemid=49

回應 (1)
我要發表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01/28 01:35:33 回覆

甘都比我见到?

user

已關注

最新回應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1/02/10

新年好,估计大侠也是要过年的。

巧茹與小泡泡
巧茹與小泡泡 2011/02/01

{#1004880687oc3.gif}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12/25

圣诞快乐!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09/22

也祝各位老少爷们过上一个快乐的中秋节!虽然下雨,但----

明月时刻在心头,便可愉悦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