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懷琳
歐懷琳
歐懷琳

香港的挑戰

2007/07/03 00:02:47 網誌分類: 不經之談
03 Jul

    10年過去了,97香港回歸那個大雨滂沱的夜晚已經化成記憶。對香港人來說,最大的失望可能就是儘管特區小憲法基本法(Basic Law)中承認,普選是「最終目標」,但特區政府未能實施全面的普選,或者宣佈這樣做的詳細計劃。然而香港面臨的挑戰又何止這一項。

        回歸才10年我們已經聽到香港有邊緣化的危險,奇怪的是在英國人的治理下,居然沒有人擔心過這種事的可能?也許香港真的需要問一問,香港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它究竟「特」在何處物流業正向內地港口轉移,比如深圳的鹽田港,因為那裡的成本較低,離工廠也更近;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將地區總部放在北京或上海,而不是香港北京正要求中國企業在內地上市,這同樣也是香港在付出代價。

       雖然香港仍是中國和東亞大部分地區的商業中心,有穩健而公正的司法體系,或許至少在未來10年內,這種狀況很可能仍將延續下去。但這是建基於中國不會完善其制度的夢想,中國要發展、要與世界接軌完善制度是必然的事,問題只是遲早而已。

        那麼香港的特色在那裏?是科技港、中藥港還是迪士尼?都不是,香港的特色在香港的自由和法治。2006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re)處理了394宗案件,其中18宗的當事人都是中方,它們在仲裁條款明確規定將香港作為仲裁地。相比之下,2005年有此類案件15宗,200420宗,200314宗,200213宗,2001年為7宗,20005宗。這一趨勢與斯德哥爾摩商會(Stockholm Chamber of Commerce)的情形形成鮮明對照。斯德哥爾摩商會是處理涉華糾紛的傳統之選,但這裏的涉華案件數量已開始下降,從2002年的15宗,降至2006年的5宗。我想這應該是香港唯一可以獨立於中國其他城市的地方,倘若有一天三權不再分立,這個優勢也就沒有了。

       另一個特色是香港多年自由貿易在國際上建立起來的良好信譽,做貿易的時候我可以感受到外國客戶對香港公司的信任,和對國內公司的懷疑。這種信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是第一項的副產品。所以當張五常因為長三角的資源豐富而看好長三角時,我真的笑了出來。製造誰都可以做,當除非你不做貿易,一做貿易優勢又回到香港這邊的珠三角來了。

        第三個特色,我想應該是香港的醫療,君不見多少國內孕婦寧可花幾萬塊錢來香港生孩子,也不願意在國內平平的將就!可見香港的醫療水準了,任誰也可看出裏面的商機,幸運的是政府沒有看到,要是看到了不搞出個醫療港,摧毀香港的醫療行業和制度才怪呢。

    這幾個特色可以發展(對香港和中國政府來說)只有第二和第三項,很可惜沒有了第一項的保證,也就沒有第二和第三項。更希望政府不要投入什麼資金去發展第二和第三項,因為凡有政府參與的項目必然變成地產項目,最後又必然的無疾而終沒有再提這件事好久了。

回應 (2)
我要發表
2007/07/03 18:19:07 回覆
事實擺在眼前,香港經濟遲早會100%由中國支撐。香港特色就是自由和法治,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特色都會越來越狹窄。不過我說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在這些特色被完全扼殺之前,香港的經濟已經完全依賴中國。到時還談甚麼自由法治,擦好祖國鞋才是王道,甚至我們還應搖尾感謝中國沒有放棄我們這個小城市。
則卷小雲
則卷小雲 2007/07/03 16:11:05 回覆
香港的 "特" 在於貧者愈貧 富者愈富 由中產來補貼貧者 用中產來補貼那些終日游手好閒的綜緩戶, 看前日的報章, 那對綜援夫婦真梳乎, 女的上街購物, 男的則訓到隻死豬咁, d仔女嘛!天生天養吧! 生多一個又可以領多點綜緩, 死掉一個也只痛心於拿少了綜援吧! 若香港政府不作出解決辦法, 只會製造更多社會垃圾, 最後,只有死路一條!
user

已關注

最新回應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1/02/10

新年好,估计大侠也是要过年的。

巧茹與小泡泡
巧茹與小泡泡 2011/02/01

{#1004880687oc3.gif}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12/25

圣诞快乐!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09/22

也祝各位老少爷们过上一个快乐的中秋节!虽然下雨,但----

明月时刻在心头,便可愉悦中秋夜!